当前位置:首页 > 安卓游戏 > 卡牌棋牌 > 正文
坠马髻(垂云髻和坠马髻有什么区别,头疼) 卡牌棋牌

坠马髻(垂云髻和坠马髻有什么区别,头疼)

1年前 (2024-04-18) 类别:卡牌棋牌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4-20 08:11:50
  • 所属类别:卡牌棋牌
  • 下载人数:796
  • 版本:
  • 大小:

立即下载

扫二维码手机浏览

坠马髻(垂云髻和坠马髻有什么区别,头疼)介绍

一、垂云髻和坠马髻有什么区别,头疼

垂云髻:把发髻绾在脑后的拖垂式样。秦汉时代妇女最流行的发式仍是垂髻,由于这种发式低低地下垂至肩部,看上去如云彩一般娴雅飘逸,故而是人又有“垂云髻”的美称。(如图)

坠马髻(垂云髻和坠马髻有什么区别,头疼)

坠马髻:“坠马髻者,侧在一边”。“髻式美,而善为妖态,作愁眉啼状,坠马髻,折腰步,龋齿笑,以为媚惑。”古人描绘此种发髻既有妩媚之色,又具娇柔之态。其式样如同骑马坠落之态,故名之坠马髻。这是当时最具特色,且历史上最富生命力的一种发式。自汉始,直至清代亦有之,只是历代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。如今我们在西安任家坡西汉墓出土陶俑中,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彩绘木俑上就能见到汉坠马髻的形象。

二、坠马髻的史料记载

《乐府诗集·梅花落》:“天姬坠马髻,未插江南珰”。

《事物原始》记载:“孙寿为堕马髻。”

《古今中华注》也记有“堕马髻惟倭堕髻,一云:堕马之余形也”。

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堕马髻者,作一边……始自大将军梁冀家所为,京都歙然,诸夏皆放效。”

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关于女人》:“西汉末年,女人的‘堕马髻’,‘愁眉啼妆’,也说是亡国之兆。”

三、堕马髻的起源

坠马髻在唐天宝年间,又始出现,到贞元时,重为们女梳作而流行。唐时有人将蔷薇花低垂拂地形态,譬作堕马髻式。堕马发髻,各代微有变化,但其基本特点,偏侧和倒垂的形态未变。唐温庭筠有“倭堕低梳髻”;明吴嘉纪有“岸傍妇,如花枝,不妆首饰髻低垂”诗句。堕马髯主要为已婚中年妇女所喜尚。

发式是妇女头部的重要装饰,能增加其仪容的俊美。古代汉族妇女发式造型的变化,极为富丽而多姿,历代相承,不断变化,从简至繁,,又从繁复简,往返交替,有关记载甚多,仅就《髻鬟品》记载就不下百余种。这些发名皆是由发型与首饰寓意而命名,绰号虽多,按其编法与发式可概括为几种基本类型,简述于下:

版权说明:如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为 皮努努下载 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;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pinunu.com/game/qp/zmjcyja.html